傳鉢人故事

編輯說:這個故事簡直是“我棕油你”...“你棕油我”... 拍攝:May子 & Palden 剪輯:Betty 受訪人:Perry 佩俐 2024年的Perry參與了馬六甲頌鉢師培訓進行復課。當時的她已經透露說:“課後我就要趕回去Batu看裝修~”上完【KL頌鉢師培訓.初】一年左右,Perry已開啟讓人振奮的人生project!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用自己愛的空間療癒來自八株巴轄的朋友~ 「我從小到大就在這邊。有一段時間我曾經離開峇株巴轄,但是始終喜歡峇株巴轄的風土人情。生活模式可以慢一點點。」Perry在地上盤起腿說。 療癒就是不能缺乏氛圍與空間的營造,療效感跟空間偶爾分不開。而這所名為“禧葉”的音療館,就坐落在很多峇株華人居住的龍華花園裡頭。 「我取名為禧葉是因為我希望這是一個傳達喜悅的地方。當你休息了,你的喜悅感打從心底油然而生。」 沒想到讓May子和Palden喜出望外的是接下去的行程 --- 油棕園!Perry帶領我們到她平時工作地方探訪,也就是座落在油棕園裡的一所單獨店鋪。 是“油棕”還是“棕油”? 一時搞也不清。原來油棕指樹,棕油指油,就這麼簡單。 Perry說這是有40年的傳統種植業。公公自1984年就已經在做油棕園內的貿易。貿易公司和阿公那一代的住家分不開。公司的後面就是油棕園工人的宿舍,以前老人家守家業就是住在裡頭的。當我們油棕園裡的“公司”,只見Perry爸爸在廚房的一角落小休。 Perry趁機帶我們到後面的油棕園講解棕油最初被摘回來後是怎麼衡量其價值的。囉哩把收成送往他們這個小站進行過濾與磅秤。來自城市的我們吃飯炒菜看過食油,再不然就是拜神燒香添過香油,問我們最原始的棕油果長什麼樣?捏起來什麼感覺?真的一無所知。 就算南北大道走九遍,看過十萬八千顆的油棕樹,也極少機會了解這個產業的運作! 傳鉢人一開始認為這故事是在說一位副業的頌鉢師,有一份意想不到的“綠油油”正職。 後來故事溫馨急轉彎~不慎透露一位全職的女兒,如何默默愛著家父,守候家業,同時又不辜負“心之所向”。 所以真的可以用這個故事,祝福大家(一星期後)“父親節快樂”!謝謝爸爸! 父親節快樂 #油棕感謝 #由衷感謝 #支持你的家人 #傳鉢人 #畢業頌鉢師 #OTW FB : Perry FB 📌 禧葉一缽...